東北證券:行業持續輪動 缺乏主線下關注反轉預期的方向
(資料圖片)
歷史行情4年一輪回,核心在于宏觀環境的相似性。首先,復盤歷史,2016-2019年和2020年至今的行情走勢較為相似,歷經約1年半的長牛,約1年的長熊,經歷1個季度快速反彈后持續約3個季度的震蕩期。其次,當遇到風險沖擊時,會形成α行情;典型如2020年、2022年兩段疫情,但并不改變原有趨勢。然后,行情和估值表現相近的背后是宏觀環境的相似性,2019年和現在均處于盈利持續見底而信用周期持續回升的狀態。最后,兩者政策環境均維持穩健基調,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。
經濟結構上的異同:其一,庫存:2019和2023年均處于持續去庫階段,從當前庫存同比斜率來看,短期仍將處于持續去庫階段。其二,房地產:商品房銷售兩者趨勢相似均持續下行,后續來看,銷售或持續低迷,伴隨基數效應逐步回升,但短期內仍較難扭轉。其三,投資:2016-2019年整體趨勢性下行,在于經濟增長逐步轉向內生動能而非投資拉動;2020年受疫情影響投資增速觸底反彈,受基數影響當前投資累計同比已經開始下行;基建-制造業投資增速差和固定資產投資-民間投資增速差均出現拐頭,但實際上制造業投資增速仍繼續下行,則若需求偏弱,后續投資增速或將相對乏力。其四,出口:短期出口繼續下行,從全球制造業PMI來看,短期經濟持續偏弱,PMI仍低于榮枯線,則海外經濟走弱下國內出口或將進一步下行。其五,消費:2019年和當前最大的差異在于,2017-2019年CPI整體保持上行趨勢;而當前卻從2022年9月開始持續下行甚至轉負,主要為收入預期和需求動能不足,無法對CPI形成有力支撐,后續CPI持續低增長或維持負增長。
市場結構上的異同:其一,增量資金:總量上,2019年的增量資金走勢呈“U”型,年初和年尾較高;2023年年初增量資金相對可觀,二季度相對較弱,負面因素逐步消散則增量資金將逐步有望流入。具體看,2019年初的增量資金以外資為主,隨后向融資和新發基金轉移,9月后外資和新發成為增量資金的主要流入項;對比當前,2023年初亦以外資為主,隨后向融資和新發基金轉移,2023Q2至今整體均相對較弱,后續需繼續觀察外資和新發基金的流入規模。其二,股權風險溢價處于均值和一倍標準差之間;市場交易情緒經歷年初高峰后回落,三季度有所反彈。
復盤2019年,機構偏好的行業最優。首先,2019年的行業在于機構資金偏好,外資和公募偏好的食品飲料、家電明顯占優,醫藥表現一般但仍具有超額收益。其次,節奏上,第一階段快速上行期,全行業普漲,機構偏好>國產替代>順周期,可選和穩定表現較差;第二階段震蕩期,科技和龍頭>可選,順周期表現較弱。最后,震蕩市環境下的決定因素:機構偏好及資金青睞的賽道行業如白酒、家電等最優,其次為業績表現較強的養豬和非銀,存在反轉預期和流動性敏感的TMT表現亦較好。
行業持續輪動,缺乏主線下關注反轉預期的方向。首先,機構未對市場形成一致判斷,因此當前并不存在賽道行業,而在于行業之間的輪動。其次,業績方面,公用事業、汽車、家用電器、美容護理等業績較好。最后,反轉預期方面,地產仍需觀察需求端變化,消費和周期短期仍未見拐點可關注需求較強而供給端偏緊的化工等,海外流動性有所放松下利好成長,關注業績較好及周期拐點的部分TMT如通信和半導體等。
風險提示:政策出臺不及預期,經濟修復不及預期。
(文章來源:東北證券研究所)
關鍵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