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債收益率:創新高后,能站穩嗎?
摘要
基本面惡化和利差深度倒掛是近期美債收益率持續沖高的核心因素,本周財政部發行計劃超預期、美國評級調降是催化劑。
第一,6月通脹回落利好難以為繼,GDP數據大超預期、聯儲鞏固高利率長期化(Higher for Longer)逐步主導市場矛盾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第二,長短端美債收益率深度倒掛的現狀下,當聯邦基金利率缺乏下行彈性,長端收益率易上難下,2006年加息結束后的美債走勢是一個典型例子。第三,美國評級遭下調、財政部附息國債發行規模增大、日央行調整YCC區間上限,對美債收益率上行起到節奏上的催化,但并非核心因素。
展望后市,利差保護弱、經濟預期強、降息預期早,目前環境比去年11月高點時更差,美十債收益率或突破前高、并站穩高位,不排除曲線進一步壓平。在趨勢性降息預期形成前,收益率難以有效回落。對市場影響,這輪收益率上行源自基本面驅動,不同于去年加息驅動,負面沖擊可能弱化,美股若盈利兌現壓力不大,國內關注潛在中美共振復蘇。
正文
基本面惡化和利差深度倒掛是近期美債收益率持續沖高的核心因素,本周財政部發行計劃超預期、美國評級調降是催化劑。7月下旬以來,美債10年期收益率從3.75%左右持續攀升,本周接連突破4%和4.2%大關,創年內新高。主要原因包括:
第一,6月通脹回落利好難以為繼,GDP數據大超預期、聯儲鞏固高利率長期化(Higher for Longer)逐步主導市場矛盾。7月上旬,隨著6月CPI數據大幅下行,對聯儲政策轉向和降息的預期交易達到階段性極致,美債利率從4%上方快速回落到3.7%一線,這一階段的交易邏輯與去年11月較為相似。
但進入到7月下旬和8月上旬,由于聯儲繼續加息并進一步強化長期保持高利率的立場,美債現階段的主要支撐降息預期在短期無法兌現,美債的主要矛盾逐步轉向經濟基本面。6月以來軟著陸的預期隨著GDP數據的公布,進一步發酵。
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,美國二季度GDP初值環比年化增長高達2.4%,較一季度大幅改善,上半年超過2%的年化增速即使在正常年份也屬于偏強水平。達拉斯聯儲GDP預測模型本周連續上調三季度增速預期,8月1日最新預測高達3.9%。與此同時,本周ISM制造業PMI觸底反彈和ADP就業數據繼續超預期,也形成助攻。
第二,長短端美債收益率深度倒掛的現狀下,當聯邦基金利率缺乏下行彈性,長端收益率易上難下,2006年加息結束后的美債走勢是一個典型例子。歷史經驗規律顯示,當期限利差為負時,長端收益率的下行空間會受到較強的限制。目前十年期美債收益率與聯邦基金利率倒掛幅度近150個bp,本身已經包含著非常強烈的衰退和降息預期。
一旦短期衰退和降息預期受到挑戰,長端收益率維持較低水平的難度非常大。因此,即使在3月份硅谷銀行危機爆發時,十年期美債收益率的下行仍然面臨較大的壓力。2005年加息周期尾聲,也出現長端收益率逆勢下行進而倒掛的情況,但隨著聯儲降息預期一再落空(類似higher for longer),長端收益率開始向聯邦基金利率顯著收斂。
第三,美國評級遭下調、財政部附息國債發行規模增大、日央行調整YCC區間上限,對美債收益率上行起到節奏上的催化,但并非核心因素。
本周三美債突破4.1%的關鍵節點,恰逢兩個重要事件的發酵,一是惠譽出人意料的下調美國主權評級,對于未來財政惡化表示擔憂;二是美國財政部公布三季度再融資計劃,時隔兩年半來首次增加附息國債發行規模,且集中在2年期、5年期和10年期的關鍵期限,疊加下半年到期量的下降,市場需要消化的附息國債規模或進一步增加。
一個中長期風險事件、一個短期供應端的沖擊,有效催化了美債的下跌。此外,上周末日本央行對YCC區間上限的調整,一定程度上也為全球利率的上行“添磚加瓦”。
但需要注意的是,評級事件很難對美元資產形成底層沖擊,美債供應增加的前提是中長端美債需求穩健(財政部會與一級交易商充分溝通),且考慮到期情況下半年實際市場消化壓力未明顯上升,日央行YCC調整的理解還存在分歧,上述事件很難成為持續性的市場邏輯。
展望后市,美十債收益率大概率突破前高,并在高位震蕩,不排除曲線進一步壓平;在趨勢性降息預期形成前,收益率難以有效回落。不同于前幾次短暫停留在4%上方,這一次美債收益率或能站穩高位,甚至繼續上行,原因包括:
第一,期限利差對長端的保護仍然很弱,這是目前的核心矛盾。歷史經驗,在倒掛的背景下,沒有降息的直接催化,長端美債收益率很難下行。目前的倒掛程度在歷史上仍然屬于極端水平,出現曲線的進一步走平不必驚訝。
第二,美國經濟短期仍然穩定,軟著陸和復蘇預期還有發酵空間。聯儲政策缺乏博弈空間后,市場關注點還將在基本面走勢上,這對于美債并不友好。
第三,橫向對比去年11月4.3%高點的市場環境,目前加息終點更高、持續時間預期更久、衰退擔憂下降、利差保護更弱,十年期美債收益率很可能創新高、進入4.5-5%區間。
第四,歐洲和日本還在緊縮之中,全球利率向上的基調暫未逆轉。盡管巴西等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開啟降息周期,但主流發達市場,仍在探索進一步緊縮的可能,歐洲9月份或至少還有一次加息,日本YCC調整的想象空間大。
第五,聯儲最早討論降息的時點或要到年底。按照目前美國核心CPI環比的走勢,若7月數據再度低于0.3%,則連續一個季度達標,加息有望停止。若8-10月繼續處于低位,則最早討論降息的時點會在12月議息會議。
市場影響,這輪收益率上行源自基本面驅動,不同于去年加息驅動,負面沖擊可能弱化,美股若盈利兌現壓力不大,國內關注潛在中美共振復蘇。2022年美債收益率的上行過程對應著美股大熊市,主因經濟下行和快速加息。但本輪的背景不同,主因經濟好轉帶動利差收窄,美股盈利預期近期一直在改善,若兌現則前瞻性估值基本正常。而國內方面,若海外助力中國經濟同步復蘇,A股、匯率等不悲觀。
本文作者:黃文濤SAC:S1440510120015、錢偉SAC:S1440521110002,來源:?宏觀聞濤聲,原文標題:《【中信建投宏觀】美債收益率:創新高后,能站穩嗎?》
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,投資需謹慎。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,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、財務狀況或需要。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、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。據此投資,責任自負。關鍵詞: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